#瑞典 #酒店 #冬季 #自驾 #极光
Previous:Happy Hour in Rovaniemi with Santa
基律纳,夫复何求
这漫长旅途中
象和无数自己说再见
生命他给你一些不给一些
这些那些自己才是考验
——《给你一些不给一些》
最美的风光在路上
今天的计划路线是驾车从圣诞老人村开到边境城市Pello SEO,然后穿过国境到达瑞典的Pello Pellohallen,继续开车到Pajala吃个午饭,然后赶去基律纳的冰酒店,夜宿基律纳城。
全程350km,预计需要4.5小时,由于北部人烟极为稀少,须尽量趁天黑前赶到。
值得高兴的是,今天可以找回前些天丢掉的那一个小时。
这一次更繁华的却是芬兰一侧的Pello SEO,为了证明我进了瑞典又复返不是闲得那啥,我在Pello SEO的超市买了些吃的和口香糖用以打发开长途的时间。
再返回瑞典时恰好看到了基律纳开往哈帕兰达的53路公交车,车上没什么乘客。
我原以为帕亚拉是个不小的城市了,毕竟这是瑞典北部少数几个通定期航班的城市。
可是整个镇上似乎就只有这一家汉堡店开着,多么寂寥哈。
拐上395公路,我知道我得与即将落山的太阳竞赛,以免被抛弃在这有点危险的冬夜。
承蒙太阳眷顾,虽然老早已经看不见它的脸,但一会儿在森林里,一会儿在路的尽头,晚霞始终陪伴着我们,我真的感觉公路旅行的奖赏莫过于此刻了。
Is this burning an eternal flame?
豪情只剩下一襟晚照…
ICEHOTEL恰到好处的美和冷
基律纳Kiruna因其1989年开业的全球第一家冰酒店Icehotel而为旅行者所熟知。
Icehotel是世界上第一家冰雪酒店,位于北极圈往北200公里的Jukkasjärvi,托尔讷河边。每年建造一座全新的酒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从托纳河采集5000吨自然冰打造,温度一降到零下,工程便开始,整个建造工程完全结束会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2018年开始,冰酒店开始建造另一座规模更大并可全年对外营业的酒店,里面包括20个套房、酒吧和画廊等。
我们迫不及待地推开酒店包裹着鹿皮的大门,酒店里面非常开阔,层高差不多都有4米。
长途跋涉后,在冰酒吧喝一杯蓝色的饮料,很酸,很爽。
呶,世界上气氛最冰冷但也最Refreshing的Bar。
即便有时户外温度要低得多,冰酒店房间内的温度不会低于零下5度。客人们身着毛质保暖内衣,戴上厚实的帽子,钻进温暖舒服的睡袋里,躺在铺着驯鹿皮的冰床上,完全不用担心寒冷。早上7点,酒店工作人员会将一杯热乎乎的蔓越莓汁端到床前,冰酒店还为客人提供晨起桑拿驱寒。
这些都是从BBC的Amazing Hotels节目里看来的,我们并没有订房,因为真的很贵哈,不光贵,这房间虽然不算冷,但能让人头脑恰到好处地清醒,我怀疑会半夜睡不着,躺着干不了啥光心疼钱。
酒店的每个房间都由艺术社区设计和雕刻,有震撼的超大块冰块雕像,也有细腻的镂空花纹,有先锋的一面,也有充满童趣的一面。
好多房间里有神秘的动物镇守。
也有的房间里停着大众microbus。
一间超棒的糖果店套房。
一条很胖的小美人鱼。
一间没有一张纸的书房。
一架通往神秘洞穴的冰梯。
What a wonderful hotel!
是的,我在北极光下
我上中学的时候非常喜欢学校配发的一本语文自读课本,叫作《我在北极光下》,但只是喜欢书而已,彼时生活的世界比楚门的或许还要小,并没有想过有一天真的会看到极光,现在重搜这篇文章颇有感触。
文章作者宋礼庭老师是一名研究空间物理的学者,我刚刚发现,有几年我们生活的空间距离非常近,我不知是否曾见过他,但已经后会无期了。
我的第一次见到极光是在斯瓦尔巴,确实如他选入本书的文章片段所说,是白中带灰的,要靠相机的积分才看得出绿来。以当年的交通条件,我判断他文章里写的拍摄地点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基律纳或阿比斯库,而今天,我也来到这里。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夫观极光,须有粒子流进入地磁场,不宜有云的遮挡,宜远离城市以避背景光干扰。
我们非常幸运,现在已经可以开车去荒郊野外找云缝,但追光这件事要地利更要天时:太阳活动有波动,即使提前一个月做出行计划,也无法知道究竟哪几天太阳活动会更活跃,从而使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磁场。我预备了半个月的时间,前半在南部城市,后半在北部,偏偏刚到哥哈那两天是kp值最高的,在北部这几天都在低谷。
未来几天特罗姆瑟天气都不好,我觉得今晚还挺重要的,但Christopher同学虽然期待,却也淡定。
这一晚在我们进到基律纳后,车上突然开始报警提示胎压不足,我来回地检查也没见到异常,但修车店都关门了,后来在人指点下跑到加油站的免费充气泵处查了气压,一切都正常,但表盘上的警示仍然在,由他去吧。
吃过自己煮的饭后,我拉上小朋友就去河边找地方蹲守,天上影影绰绰有些要来的意思,但娃又等着等着在车里睡着了。
还好没到12点,天上开始有绿光飘动了,有了前一晚没开镜头盖的教训,以及太冷没把三脚架支起来,关键时刻又靠相机auto档,带的头灯倒是拍人像时派上了用场。
摇曳着的绿光婉若游龙,那地平线上的光带分明是天外来客的信号。
确实如宋老师所说,惊心动魄,小朋友激动得有些跌跌撞撞。
极光下的ICEHOTEL,可惜酒店灯太亮,菜鸟不知道如何拍。
后来绿光变得紊乱,逐渐消退,我们又沿着路追看了一阵,与Forza Horizon4资料片里的场景颇为相似,Forza Horizon可真是我们的旅行指南啊。
路过基律纳大教堂,这是一座全木建筑,青旅就在附近,躺下的时候已经是一点多,心满意足,心满意足。
当意外来临……
如果我们的旅行在基律纳结束的话,我觉得已经很完美,然而行前为了提高看到极光的几率,我们还要在特罗姆瑟停留几天。
这天早晨我还了车,预备乘火车到纳尔维克,再提车开去特罗姆瑟。
基律纳站也是没有人工服务的(实际上除了乘客就看不到其他人),站内除了我们只有另外两名中国游客,对当前情况还毫不知情。
我给SJ打电话,对方说下午会安排巴士把我们这几个人送到纳尔维克,但那样我按原计划当天从纳尔维克开车到特罗姆瑟就太晚了存在风险,而纳尔维克去特罗姆瑟巴士恐怕也接不上只能接着留宿,于是我匆忙把租车取消掉,好在Avis非常和善,说你用的中国租车平台跟我们有时差,只要今天我们下班前联系取消都不会扣费。
过了一会儿车站又来了对西班牙情侣,那女生说,他们本打算乘前一天的同一班列车,结果被取消已经滞留了一天。这位女生比较会谈心,跟SJ讲她损失了纳尔维克预定酒店的钱,又搭钱在基律纳无所事事,后来SJ同意后程免费并且付了她在基律纳的住宿费用。这时我已经做了个艰难的决定要飞个特别迂回的路线从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转机去特罗姆瑟了。
其实还有其它选项,因为又来了几位游客,大家正在跟出租车司机谈包车去纳尔维克,可是我的票已经出了,于是告别极地列车,转向机场。
机场外面的牌子上写着,基律纳是冰酒店的故乡。
基律纳在拉普兰语里的意思是“北极松鸡”,它是瑞典最大的北博滕省的最大城市,人口多达,5万人……早年这里曾是拉普兰人放鹿的荒山野岭,19世纪30年代在基律瓦拉山发现蕴量丰富的铁矿,后来随着铁路通车这里才发展起来。
但是,由于长期开采,市中心地面有沉降的风险,因此2004年政府决定在接下来的100年里(规划2100年),整个城市将从矿藏区逐步向东迁移9公里,拆下所有重要建筑上任何可以被保留的东西,然后保存完好地运到新址去并被重新用于新城市中心的建设,这涉及至少2万名居民。
今天机场爆满,售货机卖空,总共4班航班,check in的时候队排出了候机厅,拐到另一侧走廊去了。小朋友在写作业,我无所事事地从随身行李拿出暖宝宝,给好奇的歪果仁展示,这实在太无聊了……
于是原本的公路旅行变成了8个小时的看飞机逛机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