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 #汽车 #火车 #足球 #美术馆 #博物馆
Previous: S3 E02 Billund 2019
哥德堡的工业与艺术
哥德堡位于卡特加特海峡边上,港口终年不冻,且地处哥本哈根、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三个北欧首都中心的咽喉要道,历史上瑞典人在此地屡建城池,屡毁于战火。1619年,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下令在约塔河口建城,由于丹麦军事力量渐衰,哥德堡得以壮大繁荣,并逐渐成为瑞典的第二大城市。
非去哥德堡的原因和挑战
哥德堡的英文Gothenburg音译的话更接近高森堡,然而瑞典语Gotborg实际上发音是“妖特堡”。但哥德堡既不哥特也不妖,它的建筑和街道是新古典主义风格,透着海港城市的文艺和秀丽,我觉得魔都在选择友好城市的品味方面又赢了帝都一次。
如果你对汽车有一些了解,大概会知道哥德堡是沃尔沃乘用车和萨博汽车的总部,这正是我们不能错过它的原因。为了把哥德堡放进这次的行程,我实在费了一些脑筋:最大的麻烦是在正常玩过丹麦两座城市之后,如果从马尔默进入瑞典再到哥德堡,就会碰上博物馆控们都不喜欢的周一,我们想看的博物馆会闭馆。前后比较一番后我选择周六晚上就坐火车到达,周日一定要把萨博博物馆和哥德堡美术馆看完,但这也意味着要放弃半路上参观柯尼塞格总部的机会。
哥本哈根到哥德堡的火车也是SJ的X2000,时间不错,但我上车后也经历了一场虚惊:车厢头上的屏幕上滚动字幕显示终点站并非哥德堡,问了两个工作人员才知道,这里火车只有前部几节车厢到哥德堡,后面的车厢会在半路某站断开,大多数人持有的票都是未指定座位的,因此需要注意。
特罗尔海坦,纪念萨博
从哥德堡出发,沿约塔运河而上,大约50分钟可到达Trollhättan,那里曾是萨博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Saab的全称是Svenska Aerophan Aktiebolaget,即瑞典飞机有限公司,这家飞机制造企业1940年代进军了商用车制造领域,随后率先将涡轮增压技术引入汽车发动机,应用风洞技术改进车体,在之后的一个甲子里制造了许多运动性能和价格较为均衡的好车,却在21世纪猝死,令人扼腕。
现存的萨博汽车博物馆是由Trollhättan当地社区建设运营的,位于一个科技园Trollhättan Innovatum,从火车站过去最方便的路线是21路公交,但周日这一天车次较少,所以坐了另一路车,驶过冷清的街道。
下车后须步行好一段路,反正博物馆11点才开门,也就顺便看看积雪的宁静村落。
周日上午十点十分的科技园,所有建筑都关着门,连游客中心也是,只有晨跑的人和铲雪车在街道上经过。
我们彷徨地站在街头,终于看见路上的汽车渐渐多起来,它们保持着距离不急不慢地行驶,车的品牌有奔驰,大众,欧宝,最多的还真是萨博——说起来欧宝和萨博都是毁在通用汽车手里,欧宝尚且还有借PSA还魂的机会,萨博却希望渺茫。业界毒瘤通用霍霍掉的品牌实在是不胜数,霍顿、沃克斯豪尔都没有例外。
经街对面的桥可到达约塔运河中央的岛,约塔运河从哥德堡通往瑞典最大的两个湖维纳恩湖和韦特恩湖,全长190公里,经北雪平后进入波罗的海,是瑞典东部和西部海岸非常重要的交通和贸易枢纽。
关于约塔运河的风光和故事,强烈推荐BBC的“伟大运河之旅”的S04E01。
沿着河心岛向上游走个1km,有一个水坝和船闸,这里的水力发电站曾为Trollhättan的重工业提供了电力,夏季水坝的泄洪道每天开放一段时间,是一个可参观的景点。如果在其他季节,想悠闲地来一次运河之旅,可通过http://www.gotakanal.se/预定。
博物馆所在的建筑并非曾经的萨博工厂,而是机车制造厂的厂房。
萨博博物馆的logo勾勒了它曼妙车身的轮廓,显然也是对超低风阻系数感到自豪。进馆后正对门口的一小间展室里陈列着的就是萨博92车身原型和萨博的代表性技术,战斗机和动力。
1969年,Saab AB与瑞典的卡车、巴士、重型柴油发动机制造商Scania-Vabis 公司合并,成立了萨博-斯堪尼亚公司,开启了萨博品牌最辉煌的时代。
放映室里播放着萨博在赛车运动中的战绩,包括96在1962、1963年的蒙特卡洛拉力赛中的连续夺冠。旁边停着的就是Sonett III,可惜在70年代石油危机的背景下这辆快车只卖了七八千辆。
但萨博应对石油危机的方式是,我有涡轮增压!这是1976年划时代的Saab 99.
99的衍生车型Coupé,是一款兼顾跑车外观与轿车实用性的掀背式车型,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不少配置升级:前排座椅加热、后排折叠座椅、大灯清洗功能等,而这款车型不仅影响了最初萨博9000的设计思路,甚至对整个70-80年代车型的设计都树立了标准。顺便说,萨博也是第一个在汽车中加入车内空气滤清器的厂商。
在前方的Long run展示牌下面一层,有赛道的模型,几辆类似卡雷拉赛车的模型可以让娃玩一会儿。
1990年,通用汽车收购了萨博50%的股权,从此开始了通用-萨博时代,而萨博的车型变成9-3,9-5等,多了一个连字符,并且推出了9X一系列低碳、电动等概念车。9-3为我们熟知并且销量尚可,9-5的风阻系数降到了0.29,算是最后的荣耀。
但萨博品牌逐渐在变动的市场中迷失方向,后来通用则直接拿雪佛兰和斯巴鲁的车型来换标,终于导致了2010年的甩卖,并且也拖死了荷兰品牌世爵。
沃尔沃的人民之车
沃尔沃博物馆位于哥德堡以西的Hisingen岛上。前文说到,从中央车站去沃尔沃博物馆,要乘坐32路公交车,但周日还得提前一小时打电话跟公交公司预约确定发车时间和上车地点,所以我选择Uber。
与萨博相似的是,沃尔沃也是别的大企业跨界的产物,它是瑞典著名的轴承制造商SFK于1915年建立的,但当年SFK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轴承的品牌,"Volvo"的意思是“I Roll”。
直到1925年,SFK当时的员工,沃尔沃汽车的两位创始人Assar Gabrielsson和Gustaf Larson说服董事会决定开始造车,并于第二年成立了Volvo AB(AB即股份公司)。有别于当时汽车业界的通用做法,沃尔沃为自己的汽车产品设计零配件,再委托供应商按特定的技术参数加工生产。
Volvo AB于1935年脱离母公司独立发展,它生产的车辆涵盖乘用车、货车、工程车辆等,直到1999年将乘用车业务卖给福特成立Volvo Cars,Volvo AB的主营业务还剩下商用车、工程机械、发动机制造等。
福特与通用相比的一个好处在于,即使亏了钱,他家不糟践东西,比方说把捷豹路虎卖给塔塔,把沃尔沃汽车卖给吉利。
沃尔沃的第一款车型Volvo ÖV4,ÖV4是瑞典语"Oppen Vagn 4 Cylindrar"的缩写,即敞篷四缸车。该车的车身采用的是木质结构,搭载1.9L四缸最大功率28马力发动机和3速手动变速箱,该车在1928年被PV4这款可视为其硬顶版的车型所取代。
如今沃尔沃品牌由吉利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和瑞典沃尔沃集团共同使用,这个博物馆也是双方共同运营。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提到沃尔沃,更多想到的肯定是乘用车,尽管沃尔沃卡车和工程机械也是市场主要玩家。
不知道沃尔沃集团有没有觉得尴尬,但貌似他们还是很认真地在沃尔沃博物馆里刷存在感,比方说门厅里的卡车拖头展示。
以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介绍——
这里还有一艘“哥德堡号”的模型。哥德堡号是大航海时代瑞典著名的远洋商船,曾于1739年至1745年间三次远航中国广州,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然而在最后一次从广州返航时,航行到离哥德堡港仅有900米远的海面,哥德堡号却神秘触礁沉没,虽然没有人员伤亡,船上2/3的货物却自此长眠海底,直到1984年,其残骸才再次被发现和打捞。
2003年6月,瑞典方面用了十年时间,使用18世纪工艺复刻了“哥德堡”号新船,并于2006年7月18日再次抵达广州港,穿越了261年时光实现复航。在返航仪式上,中国国家领导人和瑞典国王盛赞这艘船承担的中瑞两国共同发展、友好交流的诸多使命。
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买菜车一辆——
二楼的展厅将带我们从1930年代开始回顾沃尔沃的造车史。
1930年代沃尔沃TR704,是出租车版的沃尔沃658/659车型,搭载3670CC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80马力。
沃尔沃的PV51一PV56是沃尔沃同一系列之作,采用相同的车身结构,搭载3670CC的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86马力。图中这部为较晚的PV50系列,制造年代大约是二战后期。
1950年代,沃尔沃战后迅速发展,生产了他自己的“甲壳虫“——一款便宜耐用的家庭车PV444,它比美国轿车小、但比当时流行的欧洲小型轿车稍大,具有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强劲的动力,为沃尔沃进入美国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PV444搭载1.4升发动机,仅售4800克朗,最终生产了20余万辆。
PV544是PV系列的收官作,它是在沃尔沃的加拿大工厂生产的,Volvo这个时候推出了三点式安全带,从此改变了整个汽车世界,Volvo因此于1962年荣获第一个安全奖,以后不断获得同类奖项。
1960年代,沃尔沃开始应用平台化方式设计生产汽车,车型主要使用三位数字命名(首位数为车系,第二位是发动机气缸数),1和2系主要是四门中级轿车或旅行车,3和4系是家用经济型轿车和掀背车,7和8系是行政级轿车,7比8大,9系是7系的换代产品。
这一阶段的145旅行车,14x系列共卖出100多万辆,极受六七十年代家庭的欢迎。
沃尔沃的新街车是Amazon系列,性能车则以P1800、P1900及衍生型号命名。P1800ES,后备厢门采用大块玻璃,形成了一种沃尔沃特色设计语言,在后面的车型中也有体现。
P1800系列运动型轿车,搭载1.8升100马力四缸发动机,再配合充满动感和优雅的外观设计,使P1800系列热销12年,贏得大量拥趸。
P1900敞篷版,相比其他沃尔沃车型外观的保守,这辆车算是大胆了,不过市场接受程度比较一般。
这款车名为VESC(沃尔沃安全试验车),于1972年基于240车型打造,这款车加强了前后碰撞区,配备了例如方向盘溃缩、翻滚保护、自动安全带、安全气囊、后视摄像头以及ABS系统等安全配置,展示了沃尔沃当时领先的安全科技。
480ES是一款三门四座运动型轿跑车,大灯和包围突出了运动元素。它是沃尔沃的首款前驱车型,搭载1.7L或2.0L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在95/120马力,搭配是5速手动和4速自动变速箱。截至1995年停产,480ES共生产了8万辆。
沃尔沃440,在1990年代初已经开始使用CVT变速箱。
1991年推出的850系列,沃尔沃开始在行政轿车上采用前轮驱动,搭载横置直列5缸2.5L发动机,叠加创新的结构和安全技术,包括三角连杆后轴、SIPS侧撞保护系统和自适应安全带卷轴等。
1997年,沃尔沃采用了新的命名体系:S代表三厢轿车,V代表多功能车(旅行车),C代表跑车或敞篷车,由此沃尔沃960系列便被更名为S90。
沃尔沃时隔多年,继P1800后再次推出敞篷轿车C70,也是沃尔沃现代车系中第一款敞篷轿车,同时提供硬顶和四种颜色的软顶,动力搭载2.0T-2.4T多款发动机,弥补了多年的缺憾。
千禧年前夕,福特汽车公司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
二楼展厅朝西的空间里,展示了沃尔沃汽车在其他民用领域的应用,还有一小块照片墙,那里可以看到瑞典家庭在城市、海滩、森林乘坐沃尔沃旅行车享受自然生活,这宣传非常鲜活地体现了沃尔沃要做一辆人民之车的愿景。
在墙角,也有一块沃尔沃和赛车运动的展区,但沃尔沃这一块的战绩与它的体量相比可以说是非常平庸了哈哈。
萨博制造的战机上也有安装沃尔沃的发动机,这两个品牌在乘用车方面很有些差异,但在商用车方面多有合作,volvo卡车和scania还曾经寻求合并,但没有通过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审批。
博物馆里没有为21世纪的量产车特设专区,但这若干年来的概念车和原型车却很好看,刷新了我对沃尔沃的一些刻板印象。
沃尔沃Philip原型车的尾部很有特点,漂亮的尾鰭设计参考了凯迪拉克部分车型的设计理念,但仅由手工打造了一辆。
沃尔沃于2001年初推出了一款名为Adventure Concept Car的车型,简称ACC,而它也正是现今沃尔沃XC90的原型车,ACC拥有更高的离地间隙以及专业的越野轮胎,仪表盘和中控、档杆简洁而具有冲击力。
沃尔沃SCC(Safety Concept Car)于2001年的北美车展发布,其A柱是镂空透光的,首次使用十字交叉安全带,搭载了前碰撞预警、抬头显示、盲点监测、自适应巡航、急刹车尾灯闪烁、大灯随动转向等我们目前非常熟悉,但在当时看上去非常领先的配置。它的内饰也很干练,一个CD仓也能做得尽显科技感。
这是一款由女性设计师设计的概念车,前机器盖无须打开即可加机油和玻璃水。
3CC的外观算是把近些年沃尔沃的“设计语言”提现到极限了,但是好看却不适用,它的量产版做了很大改动,但相应的结果就是很丑,对就是C30。
这辆著名的乐高版XC90,其实是在真车底盘上拼起来的,用掉十几个人一周的时间。这款车沃尔沃有不止一辆,我在视频里还见过红色的版本。
从沃尔沃博物馆出来向南走100米,就到了货运码头,这里有直达伦敦的大型货运航线,据说哥德堡也有个名字叫“小伦敦”呢。
哥德堡艺术博物馆
见识了哥德堡的汽车工业之后,我们匆忙回城,去看一看哥德堡的艺术收藏。
穿过老城,看到了斯堪森堡,也就是“哥德堡本堡”了。斯堪森堡建于17世纪,城墙有4-5米厚,意在防御丹麦的南面进攻,但其实从来没有被攻击过,城堡周围的炮台也从未被使用,城堡现在是军事博物馆,可免费参观。
哥德堡美术馆(Goteborg Museum of Art)位于市中心中央大道的尽头,为1923年纪念哥德堡建立300周年而建。老远就能看到海神波塞冬的雕像。
哥德堡美术馆馆藏丰富,内有世界上最好的19世纪末期的北欧艺术展,如Carl Larsson, Edvard Munch,Anders Zorn等的作品。虽然是门外汉,但看到这些画作上自然光影下清冽的山林河湖,凝结在一瞬又充满生气的人,还是会有一些感动。下图左为Peder Severin Krøyer的画作"Hip, Hip, Hurrah",内容是一场北欧画家的室外聚会,阳光透过树丛、酒杯,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不同的光线效果,经画家的笔将那一刻永远定格。
Richard Berg的画作——北欧夏日黄昏,或者也可以叫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吧。
这里有Hugo Birger大量的乡村风景和风俗画,这一幅是“Lunch during La Feria in Granada”。
Carl Larsson的画室重现,他长期在哥德堡本地当美术教师,他使用大量的透明水彩,这些作品可能是瑞典最早的水彩插画作品之一。他的画作中体现了温馨的家庭气氛,他与妻子Karin与8个孩子的生活都经常成为画作中的人物。
安德斯·佐恩画的北欧四时风光让人如身临其境,甚至感受得到水面的的清冷,而他擅长的人体题材,画得真是好。
管窥哥德堡美术馆诸多北欧画家的作品,我发现它们大部分是关于自然和乡间生活,没有幽暗,没有吸血鬼,没有扭曲的脸(尽管这里确实有几幅蒙克的画),所以哥德堡确实不哥特。
哥德堡美术馆还收藏有众多现代艺术作品,包括毕加索、莫奈、伦勃朗、梵高、鲁本斯、罗丹等名家的作品。为了哄孩子去感受,我事先打印了一些作品的图让他在馆里找,傻小子找得很快,但是刚粗心大意地与罗丹的雕塑擦肩而过。
转身就去打量某个展室中央的被垃圾包围的熊的塑像。
有一段时间我们安静地站着,看斜阳下莫奈花园的一缕光线,看柳荫里若隐若现的野花,看晚霞里梵高浓油重彩的橄榄园,噫,蛮好,蛮好。
或者感受一下伦勃朗笔下穿着模糊的架鹰男人清晰的面孔的凝视。
或者看一看毕加索的神秘空间投影(毕加索的画怎么那么多,哥德堡美术馆就有十几二十幅的样子)……
我们走马观花地看过了一些装置艺术展示,准备去哈苏中心看摄影作品时,小熊孩子有了一些发现——
在一个安静的美术馆里,一张干净的大白板子,一个橘色的球,几个拍子让你创造一些可能。今年下半年,中瑞合拍,瓦尔德内尔,继续乓乓乓……
噫,这是不是就叫文体两开花?
这位站在美术馆门前雪地里的先森就是维克多哈苏,哈苏相机的创始人,哥德堡的工业与艺术并没有分离。
从哥德堡第一高楼到乌里韦球场
哥德堡第一高楼是口红大楼吗?并不是。
离开哥德堡美术馆后,我们在街上乱逛,吃了在丹麦错过的开放三明治,看到了一个丹麦童话诞生的地方。
我们要到位于23层的Heaven 23餐厅来尝一尝被米其林斯堪的纳维亚指南推荐的King Size虾肉三明治。因为没有预定,我们在入口处等了几分钟,但也只是几分钟,就可以坐在窗前看夜景了。
这个King Size确实太大了,虾很新鲜,但分量太大,Grrrrrrr……
饭后算算今天收获不小,但还是有很多该看的没有看,譬如哥德堡的鱼教堂、Kuggen大楼,Frihamnen等。
不过我们在坐电车回酒店的时候,我却有意外的发现,我们先后路过了乌里韦(Ullevi或Ny Ullevi)球场和老乌里韦(Gamla Ullevi)球场。但是,乌里韦球场是为了1958年世界杯修的,Gamla Ullevi却是2009年老城的另一座足球场翻建而成的。
1992年,丹麦在未打进欧锦赛决赛阶段比赛的情况下因南斯拉夫被禁赛临时获得征召,凭借舒梅切尔的神勇,扑出了巴斯滕的点球挺进决赛,在乌里韦球场和德国的比赛中又扑出德国数个必进球,上演夺冠童话。乌里韦球场另外一场神奇的比赛是,弗格森1983年带领小球会阿伯丁队在这里战胜皇马,夺得优胜者杯冠军。所以曼联球迷们值得来此转上一转。
另外,乌里韦球场还举办过MJ, Elton John, U2等众多大腕的演唱会。
明天,我们将访问另一座高楼和一个球场,讲一段新的故事。
Next: S3 E04 Malmo 2019